杜导正:民主不应有姓资姓社之分
作者:杜导正 来源:《炎黄春秋》 2010年第10期
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上。特区的建设是浓墨重彩的一笔。深圳特区改革开放三十年纪念,是从中央到地方都很关注的事情。8月20—21日,在深圳特区建立三十周年前夕,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前往深圳考察,并发表了讲话。9月6日,在深圳特区建立三十周年的庆典上,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也发表了讲话。两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,为海内外热议。我们一些老朋友们见面,也离不开这个话题。我的一些想法,被一位“忘年交”老朋友以“答客问”形式整理出来。我看了以后,觉得还有点意思,索性发表出来,和关注这个话题的朋友们交换意见。
客: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上,争论一直没有停过。近一段时间以来,围绕深圳特区成立三十周年的纪念活动,似乎新一波争论又起来了。很多人都在议论温家宝总理在深圳的讲话。您怎么看?
答:温家宝总理的讲话引起关注,在我看来,是在政治层面上的。温家宝在深圳不管是正式讲话还是参观考察当中即席讲话,都多次提到了政治体制改革,并把政治体制改革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。他说:“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,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,现代化建设目标就不可能实现。”“我们站在一个新的伟大的历史起点上,要继续解放思想,大胆探索,不能停滞,更不能倒退。停滞和倒退不仅会葬送30多年的改革开放的成果和宝贵的发展机遇,窒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勃勃生机,而且违背人民的意志,最终只会是死路一条。在这个关乎国家命运和前途的大事上,我们不能有丝毫的动摇。”
温家宝把现在的阶段称之为“一个新的伟大的历史起点”,我看很有道理。改革开放有32年的历史了,深圳特区也到“而立之年”了,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,但也出现了诸多问题。跟当年邓小平“南巡”前一样,深圳往何处去,实际上就是中国往何处去的问题。这就需要我们党认清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。温家宝同志把全面、持续地推进改革的关键放在政治体制改革上,我看是牵到了牛鼻子。近两年来,中央的同志对政治体制改革作此高调表态并不多见,尤其把阻碍改革提到“违背人民意志”“死路一条”的高度,代表了国家领导人对历史大势判断的高水平。
客:近年来,在中国政坛和民间社会,特别是网络上,对温家宝的争论不绝于耳。有人说他几年来说的很多,但实行的很少,是在“作秀”,您怎么看?
答:说他“作秀”,我有不同的看法。
“作秀”,不就是在人前表现吗?从更宽泛的方面来理解,一个领导人在公众面前,或者在外交场合,他的一举一动、一言一语,都有“作秀”的意思。为什么有些人说温家宝是在“作秀”,那是因为中央领导这样说话的人少。如果中央领导同志里多一些人天天讲这样的话,天天做这样的“秀”,那就是一个大好事。阳光政治嘛,尊重人民的知情权,比起暗箱操作来是巨大的进步。
客:人们说温家宝“作秀”,还有一层意思,说他讲话很好,但实施的少。
答:我觉得他是不屈不挠地在行动上实践改革开放的。在行动上,在中央最高级领导人中间,他不仅是旗帜鲜明的,他也是大有功劳的。他的作风非常亲民务实,大雪、地震、洪水,他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第一线,他与非典病人、艾滋病人握手。他也是活人,他也是一条生命,却不考虑自己,他一贯如此,不是“作秀”。他很有学问,记忆力又好,我认为,他的表现,是以他的学识和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为基础的。
温家宝不止一次地公开发表有关政治体制改革的言论,恐怕不是偶然的。我看,一方面是他认识到中国改革到今天的困境所在,另一方面,也表明这不是他个人的观点。我个人认为,胡锦涛是支持温家宝的,近年在一些重要问题上,一直放手挺总理。赵紫阳生前也对我说过,“温家宝是个好人,胡锦涛是个明白人”。我看这个评语很中肯。我认为,应该给温家宝更多的支持,创造条件让他施展才干,这对国家有利,对百姓有利。保护温家宝,不是维护一个人,而是维护政治改革的主张,维护政治改革的力量。
客:可是,很多人注意到,与温家宝的讲话相比,胡锦涛在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没有几句涉及政治体制改革,两人的看法似乎略有不同。
答:这种说法我不大赞成。我是一个在党内生活七十多年的党员了,从中共的体制上来说,温家宝的讲话应当是代表中央的精神。温家宝和胡锦涛两人强调的侧重点可以有不同,但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开放是一致的。胡锦涛就任总书记后,也曾多次提及政治体制改革和促进民主。2007年胡锦涛作十七大报告时说:深化政治体制改革,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,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,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;2005年,胡锦涛对省级干部说,我们要建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,应该是民主法治、公平正义。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。具体到他这次在深圳纪念大会上的讲话,也特别提到:未来必须坚持变革、勇于创新,“永不僵化、永不停滞、不为任何风险所惧,不被任何干扰所惑”。虽然没有像温家宝那样突出政治改革,但对改革、对特区先行先试的强调,也包含着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嘛。另外,胡锦涛是总书记,讲话也更宽泛,全面照顾到改革的各个方面也是很自然的。
我在一家媒体上读到这样一段话:“温家宝不是曲高和寡的布道者,胡锦涛也不是优柔寡断的掌舵者。很多期待改革的中国人相信:胡锦涛与温家宝共同拥有耀邦情怀,表明他们的努力不是各行其是、各自为政,而是在分进合击,要共同击倒政治改革路上的拦路虎,共同开启中国变局的大幕。”这段话可以代表我的看法。
客:伴随着深圳特区的成长,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,前后有三次关于改革的大争论。这次在深圳特区的“而立之年”,围绕着温家宝和胡锦涛的讲话,又出现了诸多的争论。您怎么看?
答:8月26日,温家宝考察深圳的消息披露后,9月4日,北京一家报纸发表署名文章——《两种不同性质的民主不可混淆》。文章提出,在回答“由谁统治”、“如何统治”问题上,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有着截然不同的答案。无论是一个地方的试点也好,还是全局性的尝试也罢,都应基于对两种不同性质民主的清晰区分和判断之上。文章例举深圳的“行政三分”改革,认为其“关于政府权力的划分方面,有些认识较为模糊,甚至有混淆概念、盲目比附之嫌,究其根源,原因在于此类观点没有分清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,硬用西方的概念套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。”我想,这样的言论不能代表中央精神,更不能代表民意。民主就是民主,没有姓资姓社之分,只有姓真姓假之别。
你注意到《南方日报》的言论没有?9月6日的《南方日报》除了特区三十周年的30个版的特刊外,还有整版政治体制改革的系列评论,名为“政治体制改革:未来特区新使命”;标题分别为:《深化改革开放必须坚持市场化和民主化方向》、《以政治体制改革为核心带动其它各项改革》、《深化行政体制改革:特区未来改革发展开局的突破口》、《要在实现公平正义上走在前列》等四篇署名文章。呼应温家宝的深圳讲话,对政治体制提出具体的改革建言,提出:“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,必须解放思想,突破所谓姓资姓社的新束缚,借鉴人类政治发展和民主建设的有益成果。”我认为,《南方日报》的言论表达了中央的精神,是代表了民意的。
我们当然支持《南方日报》的观点。而且我相信,既然中央深化改革的决心一如既往地坚定,就可以形成新的改革共识。这种共识就是,继续突破政治体制改革姓资姓社的诘难,像温家宝所说的那样:“大胆学习借鉴人类社会一切文明结果,在扩大开放中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。”
杜导正简介:1923年生,籍贯山西省定襄县。1937年10月参加革命,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历任县、专区青年抗日救国会主任、中共县委部长。1946年初历任《晋察冀日报》记者、人民解放军六十七军新华支社副社长、第二十兵团新华分社副社长。建国后,历任新华社河北分社社长、广东分社社长、中共中央中南局机关报《羊城晚报》总编辑。“文革”后,历任新华总社党组成员兼国内部主任、《光明日报》总编辑、新闻出版署署长。现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、《炎黄春秋》杂志社原社长。著有《是与非——对我漫长记者生涯的反思》,主编《初探日本》、《张学良》等。(资料来源:人民网)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-10-25 16:14:54编辑过]